学生背景:上海在读
上课地点:上海
GMAT出分:710
说实话,对于拿到一个710分的成绩,自己多多少少有些失望。因为在之前的模考成绩已经达到750,外加不差的临场考试感觉,觉得这次应该能上730,如果那样自己也不用为是不是得再战而纠结不已了。但无论如何,好歹也是个700+的成绩,总比混到个680或者690要好许多,哈哈。
因为考分不算太高,所以这里简单地说一下学术方面的感想。首先对于数学部分,我觉得这是保分的必备基础,至少对于绝大多数verbal很难拿到的高分但自认为数学功底不差的中国人而言。因为如果数学能达到50分,那么总分是很难下600甚至650的,除非语文实在是一塌糊涂。但现实是,国人的GMAT平均分一直在600上下。这也说明了很多人的数学成绩并不太理想。举这个例子我只是想说明不能对数学复习掉以轻心。因此,如果你觉得作文部分由于不太重要不值得“大动干戈”的话,那对于数学绝对要重视。
Verbal部分就如老管所说的基本就在考阅读能力。但这说来简单,现实却很考综合的能力。试想,哪怕是看一篇中文文章,假设所有字眼都认识,那么不同中国人对于文章的理解、记忆、阅读速度等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点也是千差万别的,更别说再出几道题目做做了。但是,这至少说明了GMAT主要在考阅读,而不是写作、听力和口语这方面的英文能力。因此,掌握出色的读长难句能力是前提。
这里得感谢下博智团队,是他们让我明白了正确而又高效地阅读英语的方法:按照原句的语序来,表达完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就顿,然后接着来。同时该补足的地方得补足,那样方便理解和记忆。这个重要“精神”我想在读完博智的《八天》这书后就能基本能得到贯彻了。当然,即使到了这次考试前,面对有些长难的句子还是会不能一遍拿下大意;面对有些话题不熟悉、生词较多的阅读文章仍然会出现头大、缺乏耐心:我想这英语能力还是没太过关,所以还是先得认真准备托福,提高英语能力再说。至于具体语法、逻辑和阅读的做题方法,我不觉得他们有多大的本质区别:正确答案都是“相对的”;排除必错的;逻辑选项的有关无关,阅读的能不能回答问题等等其实总结起来还是一回事情——是不是在按要求办事。当然其中有些小的方法点,是要通过做题和总结来领会的,且个人情况大不相同。但我还是认为基本功强的人能有各种各样的思路,反之只能管中窥豹,看到哪算哪,容易“主观”。
对于GMAT来说,我觉得机经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由于机经这个本来不该属于考虑因素的因素的介入,GMAT考试的结果又多了个重要的变量。身边确实有些人就是因为用好了机经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因此,一般大家都建议在换库后再去报名,比较合适(尤其对于想考高分的人来说)。这点可以从CD网的700+尤其是730+的反馈数量和相应时段得到,太晚考不一定有助于你拿高分,当然对保分有一定帮助。同时,有机经=>会用机经=>用机经拿高分也是一种很强的水平和福分,所以这个还是因人而异,的确不排除个别人就是靠机经拿高分然后在那装潇洒的,可是你在准备的时候能确定你就是那类“巨爽不比”的人么?很难吧,所以无论如何,相比拼命琢磨机经,提高硬实力显得更安全、稳定和可持续些。
从机经延展开去,我觉得现在有千般方法或者说思路成功“杀G”。我身边有拼命练内功,刷题数月考高分的;有学完考完G觉得一无所获,但糊里糊涂靠机经刷到700+的;有靠技巧或者老管所谓的“情商”再加上一定的英语能力赛出水平的;也有基础本身就过硬,蹭蹭没几下就拿下考试的等等。与此同时,杀G失败的例子和原因就更多了。我想博智团队所推崇的理念还是很科学独到和眼光较远的。他们不讲求题海和总结各种各样死板的套路,转而崇尚灵活“方法”,他们重视科学的英语能力训练,但又不一味强调英语对于解题的重要性;更可贵的是,他们一直在追求用健康实用高效率的“方法”来做题,来做人。比如一直模拟考试状态;不要“完美主义”;“做人尽量‘简单’些,不要瞎琢磨”等等,这些理念接近商战和未来职场,同时又起到了减压的精神治疗作用。
个人认为,所谓“艺高人胆大”,如果没有出色的语言功底,是很难将老管老英们的方法运用得出神入化的;如果没有过硬的技巧和英语能力甚至运气也很难考到像750+这样的高分;甚至对于那些特别没有毅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和基础的人来说,在进博智这扇门之前,就基本宣判了GMAT考试的失败,但是无论如何,博智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对于应试更对于未来的人生道路是有相当启示作用的。我觉得博智还是非常适合像我这种基础不好不坏,不算特用功、有毅力和功利,但是还算追求效率以及虚心求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