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同学决定了你的学习体验
上课是一个群体的学习过程,早已经不是一个老师vs 学生的双边关系。
这个过程的体验,受到教师学术水平、教师沟通水平、同学理解能力、同学沟通能力、同学社交情商的合并影响。
没有两个人的学习风格是一样的。同样五分钟的教学内容,没有两个人接收的效果是一样的。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运用和质疑。
比较直白的同学会要求老师再举个例子,主动的同学会用自己的话把理解到的内容说一遍,也常常发生抢答同学的问题,课堂变成圆桌讨论的情况。
有的同学的听课习惯,是每一步推理都必须要听懂,中间一步滑脱,后面就全部晕菜。
在课堂上,滑脱的时候截停课堂提问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到底担心自己笨,遭同学嫌弃。
但是我们有一期封闭班出现了一个分分钟喊老师刹车的学生,上来先给全班道歉表示对不起我程度差,但是这个地方我就是不懂。
结果有同学附议,说这个地方其实我也不懂,老师您再举两个例子讲一下。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两个班教下来效果是一样的。一个班如果有已经走过弯路的学生,有敢踩老师刹车的学生,有喜欢举一反三的学生,这个班的教学效果和出分效果一定拔得头筹。
当都不愿意当羔羊的人坐在一个房间里
来博智学GMAT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点,家庭条件好当然不用说,值得一提的是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做羔羊。
羔羊是在羊群里才会觉得安全,受恐惧、羞耻感、和负罪感的驱动明显。 我在博智接触的学生,大多数不是这样的。
他们只接受自己理解和认同的方法,不盲从权威,竞争但不排他,敢做自己,总体比较自信。
沟通上无一例外的非常有教养,课堂课下的沟通效率都比较高,而且越是分数高的学生,沟通效率越高。
跟这样的一群学生上课,破冰之后的课堂是相当刺激的,常常在课堂讨论中突破原本不知道存在的壁垒,每节课都在教学相长。
学生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GMAT语文的课堂上有个现象,叫做“一夜长大”。说的是听一天课,比如说,GMAT阅读,晚上学生回顾一下课堂讲的东西,自己消化一下,做一组题,连做四篇可以一题不错。
这么难的考试,这么抽象的思维改变,这么快就能理解好、用好,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然而我们每期班都有几个能一夜长大的同学。
封闭班为什么要让同学们互相讲题
暑期封闭班有一个机制:搭对子讲题。老师上课帮着搭对子,水平相近的同学一对。学会的东西自己心里觉得会了,还要能讲明白,才算是真的会了。
讲题这个机制很有意思。你头脑是不是清楚,表达是不是精准,有没有耐心,能不能抓到重点,一开口就都暴露了。
到后来不是谁要问,而是想讲题的人抓着别人非要给人家讲,因为讲一遍,自己脑子里就理清楚了。
GMAT要学会的东西不多,难在抽象和考察形式灵活多变。
考场是没有方法的,只有感觉,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不需要死记硬背,成为永远属于你的感觉。
多边镜的房间
封闭的时候,就像进了一个多边镜的房间,题目是镜子,老师是镜子,同学都是镜子,照见的都是自己。
进了这样一个班,时间紧任务重,所有人白纸一张,鄙视链重新排列组合。
平时精心维持的肤白貌美健壮帅气见过世面有品位出入名媛派对等等标签,到这里全都不重要了。
都是来学习的,谁也别装大尾巴狼。
封闭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夜聊。 按说这种996的节奏,上楼上课下楼睡觉的封闭安排,大家应该非常珍惜自己的睡眠才对。但是越上到后来越是要夜聊,聊到四点且第二天早上不迟到。
平常都是混吃等死养的白白胖胖,修图修得美美的嘛,哪里经得住这么多镜子对自己思维的映照。
照完了一天晚上得聚众夜聊,交换一下自己在思维发散、因果倒置、充分必要性等等思维漏洞上摔过的跟头。
从未如此苛刻地审视过自己,为了出分,也是拼了。
考完GMAT的同学很多都有这个感触:这个考试远远超过了考你做题的能力,跟生活和工作能力息息相关。
2019暑期封闭已经迎来第一批学生,我们对这一批有趣的灵魂,充满期待。